【校友講壇】校友鄭寅珑分享了讀書意義和學習曆程

發布者:校友會-韓冬發布時間:2021-10-21浏覽次數:98

  【本網訊】20211021日下午2:30,由南國薪火·校友服務中心主辦的第六十六場校友講座于F106舉行。莅臨本次講座的嘉賓和領導有2006日語專業校友鄭寅珑以人生在勤,不索何獲為主題作為主講嘉賓開講以及校友總會韓冬。



校友鄭寅珑于講座中 (吳穎攝)

  

校友鄭寅珑,我校2006級日語專業校友,在日本神戶大學取得了文學博士學位之後,又成為了中山大學的博士後,現為廣東技術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講座伊始,她講述了自己從國内到日本劄幌大學的求學過程,她坦言,即使這段留學經曆困難重重,她也從來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堅持初心、積極請教,最後成功進入了神戶大學繼續深造,還從上千名留學生中脫穎而出,取得了日本文部省國費獎學金。接着,鄭寅珑表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她引用“一個人外語水平的上限就是其母語水平的下限”來介紹了讀書的重要性,而對于當今生活中充斥的碎片式閱讀,她認為碎片化閱讀很難形成對世界的系統性認知,所以同學們更應該堅持完整閱讀,多讀書,讀好書。無論是功利性閱讀還是興趣性閱讀,都對人有不同程度的塑造作用,重要的是去嘗試把讀書變成習慣。



校友鄭寅珑于講座中 (朱卓藝攝)


此外,鄭寅珑也通過《源氏物語》一書,從思維力、理解力、想象力、格局和精神五個層面分别加深闡述了讀書的意義:首先,在思維力方面,閱讀經典作品的意義就在于讀者能夠在書中見識到各種各樣的人與物,從而使這個經曆成為一種豐富的經驗,鍛煉别樣思維。其次,在理解力方面,多讀書有助于提高一個人的情商。而在想象力方面,她談到人的一生是有限的,而書中的世界卻是無限的,我們能從中不斷獲取靈感與探索的方向。格局上,她提及人須以學問為根本,學問的傳承是必然的,這對于做人的格局來說也是一種參考。最後,在精神層面,她表示讀的書越多,越能夠從客觀的角度審視問題,而不至于陷在負面情緒中不可自拔。


學生提問環節 (吳穎攝)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是鄭寅珑在演講環節最後留給同學們的寄語。實踐是認識的來源,要善于發現敢于嘗試,更希望同學們能夠把書本上所學的知識真正地運用在現實生活中在不斷朝夢想前進的同時,也要安頓好自己的内心。


校友講座合照 (盧弘晉攝)

  

互動環節,鄭寅珑精彩的分享和獨到的見解讓同學們積極提出關于學習和生活的很多疑問。她表示,要勇敢踏出舒适圈,嘗試沒有涉及過的領域,也要在努力學習的同時注意勞逸結合,安排時間适當地鍛煉身體。不同國家之間必然存在文化差異,無論走到哪裡,都應該尊重别國的價值取向。

讀書的好處終是談不完的,短暫的時光匆匆而過随着主持人的話語結束,國薪·校友服務中心第六十場校友講座正式落下帷幕。


(校友會 文/袁宇潔 賴靖雯



XML 地圖